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Tsinghua University Joint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Economy 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經濟聯合研究中心 - 施康:新基建有利中國提升科技競爭力,但應警惕新的產能過剩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Tsinghua University <br/>Joint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Economy 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經濟聯合研究中心

21財經 ︳2020-04-20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00418/02e9c07b70247706203ddf4fbf6e12da.html?layer=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新基建有利中國提升科技競爭力,但應警惕新的產能過剩

 

當前中國正在實現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經濟增長,這是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關鍵。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施康認為,中國完整的產業鏈和龐大的市場為疫情後的經濟恢復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而加大加快新基建,可以刺激需求,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經濟提供強勁的動力。

 

同時,新基建可以進一步改善中國產業鏈的基礎環境,吸引外商投資和新技術,提高產業鏈的穩定性,對中國科技全球競爭力的提高有巨大推動。

 

施康曾獲得國際經濟學領域的最高獎浦山獎(學術研究)以及孫冶方金融創新獎,與諸多中國高校保持常年合作,兼任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4月17日,施康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專訪。

 

新基建技術含量高

 

《21世紀》:你怎樣理解新基建?

 

施康:其實,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大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了這個發展方向。2020年,鑒於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新基建被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 新基建是相對傳統的鐵路、高速公路和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而言,後者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已經比較完善,空間有限。而新基建的大部分,比如5G、人工智慧的建設是完全為科技創新,以及為中國在全球的科技競爭搶佔制高點服務的,這個空間非常大,也非常重要。

 

《21世紀》:在疫情影響下,新基建對中國經濟的恢復和拉動會起到什麼作用?

 

施康:相對于傳統的基建,新基建對中國經濟的恢復和拉動有本質的不同。雖然兩者都可以刺激總需求,但新基建還可以起到優化產業佈局,帶動整個產業升級的作用,因為相對傳統基建,新基建的相關產業技術含量高。

 

資源錯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問題。比如,不少國有資源還沉澱在競爭性行業,沒有真正投入民生亟需的教育、醫療等行業,新基建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21世紀》:社會各界對新基建的反應有所不同,有的熱情高漲,有的則審慎樂觀,你怎麼看?

 

施康:新基建的佈局應該和中國城市群落形成和區域一體化結合起來考慮,這樣才能避免過度競爭,實現合理佈局。

 

諸多區域新基建的差異,實際上體現了經濟結構的差異。有些城市可能產業調整的壓力比較大,正在尋找產業發展思路和規劃,可能就有推動新基建的熱情。有些城市可能經濟結構、產業佈局都比較合理,就缺乏發展新基建的動力,畢竟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總之,我仍然比較看好中國經濟,中國也能很快走出疫情、恢復增長,新基建是一個不錯的政策,如何推動和執行,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

 

警惕新基建產能過剩

 

《21世紀》:中國經濟一直對投資依賴度較大,新基建怎樣做才能有效揚長避短,提高投資效率?

 

施康:中國經濟一度依賴於流動性的刺激和投資的拉動,導致M2/GDP高達200%以上,以及企業債務和金融風險的快速積累。

 

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推出了4萬億刺激計畫,這幫助中國和世界快速走出經濟危機,但是也帶來一些後遺症,比如債務的快速積累,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 因此,新基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才能真正實現政策意圖。

 

一是以市場為主體,政府為輔助,保持競爭中性。政府應該減少介入,民營企業能做的讓民營企業去做,充分實現國有和民營之間競爭中性。總之,要激發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新基建。

 

二是相關的產業政策要科學理性,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市場過熱和非理性。

 

《21世紀》:新基建政策可能會帶來哪些副作用,如何解決?

 

施康:新基建的7大板塊,其中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也可以算是傳統基建的部分,還有比如新能源充電樁是針對特定的行業,但大部分尤其是5G、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是真正的未來“國之重器”,值得投入。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新基建還是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目前最擔心的還是不少企業和地方政府的一哄而上,造成新的產能過剩或者爛尾現象。因此,在專案審批落地實施過程中,要結合區域一體化和城市化的發展戰略,充分考慮各地現有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優化升級的實際需求,實現新基建資源的合理佈局和優化配置。

21財經 ︳2020-04-20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00418/02e9c07b70247706203ddf4fbf6e12da.html?layer=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新基建有利中國提升科技競爭力,但應警惕新的產能過剩

 

當前中國正在實現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經濟增長,這是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關鍵。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施康認為,中國完整的產業鏈和龐大的市場為疫情後的經濟恢復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而加大加快新基建,可以刺激需求,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經濟提供強勁的動力。

 

同時,新基建可以進一步改善中國產業鏈的基礎環境,吸引外商投資和新技術,提高產業鏈的穩定性,對中國科技全球競爭力的提高有巨大推動。

 

施康曾獲得國際經濟學領域的最高獎浦山獎(學術研究)以及孫冶方金融創新獎,與諸多中國高校保持常年合作,兼任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4月17日,施康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專訪。

 

新基建技術含量高

 

《21世紀》:你怎樣理解新基建?

 

施康:其實,早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明確了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大資料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了這個發展方向。2020年,鑒於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新基建被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 新基建是相對傳統的鐵路、高速公路和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而言,後者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已經比較完善,空間有限。而新基建的大部分,比如5G、人工智慧的建設是完全為科技創新,以及為中國在全球的科技競爭搶佔制高點服務的,這個空間非常大,也非常重要。

 

《21世紀》:在疫情影響下,新基建對中國經濟的恢復和拉動會起到什麼作用?

 

施康:相對于傳統的基建,新基建對中國經濟的恢復和拉動有本質的不同。雖然兩者都可以刺激總需求,但新基建還可以起到優化產業佈局,帶動整個產業升級的作用,因為相對傳統基建,新基建的相關產業技術含量高。

 

資源錯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問題。比如,不少國有資源還沉澱在競爭性行業,沒有真正投入民生亟需的教育、醫療等行業,新基建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21世紀》:社會各界對新基建的反應有所不同,有的熱情高漲,有的則審慎樂觀,你怎麼看?

 

施康:新基建的佈局應該和中國城市群落形成和區域一體化結合起來考慮,這樣才能避免過度競爭,實現合理佈局。

 

諸多區域新基建的差異,實際上體現了經濟結構的差異。有些城市可能產業調整的壓力比較大,正在尋找產業發展思路和規劃,可能就有推動新基建的熱情。有些城市可能經濟結構、產業佈局都比較合理,就缺乏發展新基建的動力,畢竟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總之,我仍然比較看好中國經濟,中國也能很快走出疫情、恢復增長,新基建是一個不錯的政策,如何推動和執行,還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

 

警惕新基建產能過剩

 

《21世紀》:中國經濟一直對投資依賴度較大,新基建怎樣做才能有效揚長避短,提高投資效率?

 

施康:中國經濟一度依賴於流動性的刺激和投資的拉動,導致M2/GDP高達200%以上,以及企業債務和金融風險的快速積累。

 

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推出了4萬億刺激計畫,這幫助中國和世界快速走出經濟危機,但是也帶來一些後遺症,比如債務的快速積累,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 因此,新基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才能真正實現政策意圖。

 

一是以市場為主體,政府為輔助,保持競爭中性。政府應該減少介入,民營企業能做的讓民營企業去做,充分實現國有和民營之間競爭中性。總之,要激發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新基建。

 

二是相關的產業政策要科學理性,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市場過熱和非理性。

 

《21世紀》:新基建政策可能會帶來哪些副作用,如何解決?

 

施康:新基建的7大板塊,其中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也可以算是傳統基建的部分,還有比如新能源充電樁是針對特定的行業,但大部分尤其是5G、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是真正的未來“國之重器”,值得投入。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新基建還是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目前最擔心的還是不少企業和地方政府的一哄而上,造成新的產能過剩或者爛尾現象。因此,在專案審批落地實施過程中,要結合區域一體化和城市化的發展戰略,充分考慮各地現有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優化升級的實際需求,實現新基建資源的合理佈局和優化配置。